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4、年休假天數計算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影樓面試 近年來,每到年初,大學校園中就開始掀起就業高潮。南開大學蔣建榮副教授介紹:大學生在目前求職高峰的情況下,調整心態很重要。 應聘職位調整狀態 作為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縮不前或自暴自棄。對于那些因為找不到理想中的崗位而感覺煩惱的學生,在正確評估自己能力的同時,不妨抱著一種學習心態應對:人的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得到發展,任何一種職業總有還未進入崗位狀態的大學生要學習的地方,總有一些工作項目可以鍛煉人,讓你獲得成長。另外,還要正確評估工作崗位。任何崗位的要素,都不可能100%是一個人喜歡和需要的,都會包含個人喜歡和不喜歡但必須做好的兩部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職業人,接受一份工作,就有同時接受這兩部分的心理準備,在感覺不高興時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態度,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工作。 準確評估認識自己 專家指出,在很多往屆大學畢業生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是,有的學生不知道自己會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沒有充分評估和整合自己的能力,在求職過程中肯定是盲目的,面對不同的單位也只提供千篇一律的求職資料。這樣的學生,更不會花心思去了解求職單位和崗位特征,即使有了面試的機會,也無法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給人留下印象。 提高自信勇往直前 專家介紹,在歷年的就業指導工作中,還會遇到很多大學生是因為在校期間沒有努力學習,也沒有積極參加實踐鍛煉自己,在面對就業競爭時就失去了信心。對于這一部分學生,首先應該提高自信,相信自己經過四年大學生活已經獲得了成長。再讓他們從這些成長中延伸出一種能力,找到一種或幾種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通常,這個學生會迅速從沮喪的狀態中走出來,開始找回并樹立信心。大學生明確這一點很重要,能讓自己在求職時把握一個平常和主動的心態,也就更有利于就業選擇。 專家指出,大學畢業生在求職前的準備工作,就是對行業及企業的用人信息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解,然后有的放矢地制作簡歷和求職信。在簡歷和求職信上,要給人留下良好印象,讓對方知道你是有備而來。“天生我才必有用”,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關鍵是放下過往的遺憾,重新調整自己,并正確把握自己。(記者張振寧) 面試技巧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6、醫療期計算
9、生育津貼計算
5、員工入職、離職年休假天數計算
8、產假天數計算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倍工資適用時效的計算方法為:在勞動者主張二倍工資時,因未簽勞動合同行為處于持續狀態,故時效可從其主張權利之日起向前計算一年,據此實際給付的二倍工資不超過十二個月,二倍工資按未訂立勞動合同所對應時間用人單位應當正常支付的工資為標準計算。
1、日工資、小時工資折算
10、二倍工資的時效計算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影樓面試 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職場,職場“閑人”有著相似的通病:工作沒有價值感,前途迷茫看不到出路;職業危機深重,被邊緣化,成為了最易被踢出局的“隱形人”。做數據管理的Pete說:“我的工作太無聊了!每天上午一點事情做完后就開始守著電腦發呆,基本上沒什么事情可干,領導難得想起還有個我。每個月到手才2500塊,工作沒有價值。都27歲了,感覺自己每天就是在虛度人生。” 在某集團公司上海分公司做文員的Melisa也在為工作太“閑”而發愁:“基本沒什么事,整天上網聊天、偷菜、打游戲,聽上去好像很舒服,但我不喜歡這樣的狀態。有事做我會覺得比較充實,而且這份工作我并不喜歡。有人說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真的是這樣嗎,我很困惑!我只是希望看得到前面的出路,現在的狀態,煩透了!” Tina在某營業廳賣手機,她說:“我的工作就是站柜臺,有人的時候介紹推薦一下產品,沒人的時候就坐在那里發呆。幾張產品資料彩頁翻了又翻,實在沒啥可看的。大家都在上網各玩各的,一上午接待只接待了3個客人。閑得要發瘋了!” 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職場,職場“閑人”有著相似的通病:工作沒有價值感,前途迷茫看不到出路;職業危機深重,被邊緣化,成為了最易被踢出局的“隱形人”。 造成“閑”的原因可能來自主、客觀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事者缺乏對自我職業的掌控和規劃。這類職場“閑職”往往可替代性強,缺乏目標和價值感,常此以往,不僅影響個人的職業心態,對長遠職業生涯發展也極為不利。 職業規劃師提醒職場“閑人”們,要尋找走出當前職業困境的突破口,有三大策略可行: 策略一:“混沌”之時找方向 這些覺得苦悶的“職場閑人”們,大多是空耗大把時間的迷茫者。之所以會困惑的根本原因是,懵懵懂懂撞上了一條自己不適合也不了解的職業道路,始終無法正確判斷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不喜歡、沒激情,不適合、不順利,造成了工作混沌和游離的狀態。 不僅如此,長期處于“混沌”狀態下的人,終日渾渾噩噩,工作能力差強人意,都使得“混沌”群體在尋求新工作的過程中無所適從,舉步維艱。更多人苦于不知道今后的職業生涯該如何起步,深陷于職業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欲擺脫目前的“混沌”狀態,首先要“找方向”,即積極行動,做好準確的職業定位: 1、理性分析,調整心態 首先要理智客觀地審視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狀態,把自己的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和不匹配之處都如實地擺出來,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不如意的深層原因。 2、分析利弊,揚長避短 找出自己的職業興趣所在,同時把自己過往的知識和經驗重新梳理,激活潛在的價值。 3、找準定位,遠離混沌 通過職業取向、商業價值以及職業機會三大系統找出的最佳職業定位及職業。澄清自己內心的想法,學會調整和溝通,在新的階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牢牢鎖定職業目標。 策略二:“悠閑”之際找事忙 假如暫時沒有很好跳槽機會,或者認為轉型的時機還未到,那么當前要做的就是充實那些空閑的時間,找事干,讓自己忙起來。 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定位,有計劃地參加一些有助于職業生涯發展的培訓,可以是提升個人專業技術能力的培訓,也可以是提高自己表達、演講、銷售技巧等綜合能力的培訓,還可以加強自己的職業規劃意識,參加求職及職業規劃技術方面的特訓等,以保持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另外,可以主動擴大自己的工作范圍,主動擔當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看似是替他人分擔工作,實則為自己贏得寶貴的工作經歷,也向老板展現了個人的能力,為將來爭取更大的工作平臺。 策略三:“邊緣”之上找機會 “閑”處待久了,壓力也小了,不受人重視,處在公司的邊緣地位,他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沒有什么價值,得不到同事和上級的承認,產生職業疲憊感。職業規劃師認為,要積極擺脫這種狀態,“閑”人應該找機會來表達自己不希望被忽視的愿望,發出自己的聲音。 比如,可以與上司充分溝通,讓他知道你的職業抱負和職業發展規劃。抓住一些好的工作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多與同事交流,打開人脈等。 不過,面對形同“雞肋”甚至沒有希望改變的閑職,且真的干得不開心,發揮不了自己的特長,建議還是要果斷棄之,結合個人職業定位和規劃,找一份更能展示和鍛煉個人能力的新平臺。 一項調查顯示,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理想工作的首要標準是“做自己喜歡并且有成就感的事,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可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充實地工作,為更好的“收成”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大多數人想要的。 盡管累到極點時,很多人會做一些希望能夠“錢多活少”的白日夢,可事實上,一旦真的“閑”下來,馬上又會陷入恐慌的危機。職場“閑人”想要盡快讓自己忙碌起來,認清自己,準確定位,盤活個人所具備的潛力和資源,規劃長遠才是關鍵。面試技巧3、經濟補償計算
(一)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作為HR在日常的員工關系處理中也許會遇到其中的問題,文中為大家盤點下大家要知道的十種情況的計算方式。
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7、病假工資計算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職工的累計工作時間可以根據檔案記載、單位繳納社保費記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材料確定。
影樓面試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加班工資計算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符合上述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